
認識放射科檢查的目的與重要性
在現代醫學中,放射科檢查已成為診斷疾病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。無論是X光、電腦斷層掃描(CT)、磁力共振(MRI)還是超聲波檢查,這些技術都能幫助醫師更準確地了解患者的病情。放射科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發現疾病,從而實現及早治療。例如,透過X光檢查可以發現骨折或肺部感染,而CT掃描則能更詳細地顯示腫瘤的位置和大小。這些檢查不僅能協助醫師制定治療方案,還能監測治療效果,確保患者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。
在香港,放射科檢查的普及率逐年上升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,2022年全港共進行了超過150萬次放射科檢查,其中X光檢查佔比最高,約為60%。這顯示放射科檢查在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。此外,隨著技術的進步,放射科檢查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也大幅提升,讓患者能夠更安心地接受檢查。
放射科檢查的常見迷思
輻射劑量: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?
許多人對放射科檢查的最大疑慮莫過於輻射劑量。事實上,輻射無所不在,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接觸到自然輻射,例如來自太陽的宇宙射線或地殼中的放射性物質。放射科檢查所使用的輻射劑量通常非常低,且嚴格控制在安全範圍內。輻射劑量的單位是毫西弗(mSv),一次胸部X光的輻射劑量約為0.1mSv,相當於乘坐飛機從香港飛往東京所接受的輻射量。
為了降低輻射風險,radiography clinic會採取多項措施,例如使用鉛防護罩保護非檢查部位、優化檢查參數以減少輻射劑量,以及定期維護設備以確保其正常運作。此外,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權衡利弊,只有在必要時才會建議進行放射科檢查。
檢查流程:會不會很痛?需要多久時間?
放射科檢查通常不會帶來疼痛感,但某些檢查可能會讓患者感到輕微不適。例如,進行CT掃描時需要靜躺不動,而MRI檢查則可能因機器運作的聲音而讓人感到不安。不同檢查的流程和時間也有所不同:
- X光檢查:通常只需幾分鐘,患者只需按照指示擺好姿勢即可。
 - CT掃描:約需10-30分鐘,具體時間取決於檢查部位。
 - MRI檢查:可能需要30-60分鐘,且需保持靜止。
 
檢查前的準備工作也很重要。例如,進行腹部CT掃描前可能需要禁食,而MRI檢查則需移除所有金屬物品。患者應提前與radiography clinic溝通,了解具體的準備事項。
檢查結果:如何解讀?
放射科檢查報告通常由專業的放射科醫師撰寫,內容包括檢查發現的描述和診斷建議。然而,這些報告可能包含專業術語,讓患者難以理解。例如,「肺結節」可能讓人聯想到腫瘤,但實際上許多肺結節是良性的。因此,患者應與主治醫師討論檢查結果,了解其意義和後續處理方式。
在香港,大多數radiography clinic會提供詳細的檢查報告,並安排醫師解讀結果。如果檢查發現異常,醫師可能會建議進一步檢查或治療,例如活組織檢查或手術。
放射科檢查的注意事項
懷孕婦女、哺乳婦女的注意事項
懷孕婦女在接受放射科檢查時需特別謹慎,因為輻射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。一般而言,X光和CT檢查應盡量避免,除非絕對必要。如果必須進行檢查,醫師會採取額外的防護措施,例如使用鉛圍裙保護腹部。哺乳婦女則需注意,某些造影劑可能通過乳汁傳給嬰兒,因此檢查前應告知醫師。
特殊體質、過敏體質的注意事項
部分患者可能對造影劑過敏,尤其是含碘的造影劑。過敏反應的症狀包括皮膚紅疹、呼吸困難等。因此,患者在檢查前應告知醫師自己的過敏史。此外,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也需謹慎,因為造影劑可能加重腎臟負擔。
檢查後的注意事項
大多數放射科檢查後無需特別護理,但若使用造影劑,患者應多喝水以幫助排出體外。如果出現不適,例如頭暈或噁心,應立即就醫。此外,患者應妥善保存檢查報告,以便後續就診時提供參考。
正確認識放射科檢查,安心接受檢查,守護您的健康
放射科檢查是現代醫學的重要工具,能夠幫助醫師準確診斷疾病。雖然輻射劑量和檢查流程可能讓人感到疑慮,但只要遵循專業建議,這些檢查通常是安全且無痛的。香港的radiography clinic配備先進的設備和專業的醫護團隊,能夠為患者提供高品質的服務。因此,患者應正確認識放射科檢查,並在必要時安心接受檢查,以守護自己的健康。
By:Lareina